昨天刷到杭州某位“土豪”直播验房,手里一根电线轻轻一扯就断,弹幕全是“这房子谁敢住?
”别笑,90%的装修翻车并不是大理石翻车,而是这些几毛钱到几十块的辅料。
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:哪些“小玩意儿”最容易踩雷,怎么一眼躲坑。
先说玻璃胶,装修里最不起眼也是最容易后悔的玩意儿。
工人最爱拿15块一支的“工程胶”,两年准变黄变脆,厨房台面一渗进油渍,擦都擦不掉。
挑胶的时候别只看价格,闻味道最管用——刺鼻的果断扔。
多花十几块买个中性醇型、带有防霉标的,橱柜、浴室能打一圈,五年不用补。
地漏这玩意儿,装不好每天洗澡像泡脚。
市面上常见的塑料地漏基本就是“养菌罐”,不锈钢304加厚+深水封+可拆滤网,才经得起头发、泡沫双重夹击。
买之前拿块磁铁试试,吸得住就说明材质不过关。
顺带记一句:提前让瓦工留好回字形坡度,比买再多防臭地漏管用。
电线最容易被做手脚。
很多公司报价只写“国标铜线”,送来却是铝合金镀铜,轻轻一弯就折。
肉眼辨认方法:外层绝缘皮一撕就碎的一定偷工减料,正品铜线是泛着红的暖黄色,剪开截面对比,铜芯直径≥2.5平方才算入门。
实在不懂,直接让供货方扫码给“质检报告”,能糊弄你的少一半。
腻子粉才是隐形炸弹。
有的工人为了“好批”,往腻子里掺建筑胶水,满屋甲醛能窜到三年后。
拿一包加水直接搅拌,10分钟还搅不匀的别用;好的腻子顺滑像牙膏,批刮后墙面摸上去不掉粉。
顺带一提,墙固别买成801胶水的“替代品”,那是用甲醛兑的,闻味道就知道。
再说除醛。
活性炭的确能吸,但一周就要拿到阳台晒太阳,“复活”全靠风吹,忙起来谁记得?
更省事的是把开窗当作息:早7点到9点、晚6点到8点各一小时,风速+温差才是免费净化器。
真要应急,工业风扇对着柜子吹一晚,比100包炭都管用。
装修就像攒乐高,大框架稳不稳得看这些不起眼的小砖块。
踩过钉子的人才知道,省100块腻子可能得花3000铲墙;少花5块买胶,后期橱柜打胶开缝再请人上门,少说又是200人工。
与其事后拍大腿,不如前期多花十分钟多看两眼包装和检测报告。
如果你最近正盯着报价单发愣,不妨把工人漏写的胶水、地漏、腻子品牌一项一项补进去,顺便问问能不能自己去买。
省下的钱,真的够给家里添台洗碗机的。